微信小程序基于安全考虑,默认遵循同源策略。这意味着小程序只能访问与当前页面同协议、同域名、同端口的资源。当需要访问第三方API或不同域名的服务时,就会触发跨域问题,这是前端开发中常见的技术挑战。
1. 调用第三方API接口(如天气、地图服务)
2. 访问自建后端服务的不同域名
3. 开发环境下本地调试时的跨域请求
在微信公众平台配置request合法域名是最官方推荐的解决方案。开发者需登录小程序后台,在开发-开发设置-服务器域名中添加需要请求的域名。
微信云开发提供云函数功能,可以完美规避跨域问题。通过在云函数中发起请求,再返回给小程序端,实现间接跨域请求。
开发阶段可使用webpack-dev-server的proxy功能,或配置本地Nginx反向代理,解决开发环境下的跨域调试问题。
对于支持JSONP的接口,可以利用script标签不受同源策略限制的特性实现跨域,但只适用于GET请求场景。
如果后端服务可控,可以在响应头中添加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等CORS相关头部,直接允许小程序端跨域访问。
1. 准备已备案的域名和SSL证书
2. 登录微信公众平台进入开发设置
3. 在服务器域名的request域名列表中添加域名
4. 确保后端接口支持HTTPS协议
5. 小程序代码中直接使用wx.request发起请求
• 错误提示不在以下合法域名列表中:检查域名配置和请求地址是否完全匹配
• HTTPS证书问题:确保证书有效且为受信任的CA机构签发
• 本地开发问题:可使用不校验合法域名选项临时解决
• 缓存问题:配置新域名后可能需要清除小程序缓存
1. 生产环境务必使用配置合法域名方案
2. 开发环境可结合代理和不校验域名选项提高效率
3. 对于复杂场景,优先考虑微信云开发方案
4. 定期检查域名配置,特别是证书到期时间
5. 做好错误处理,给用户友好的网络异常提示
随着微信生态的完善,跨域解决方案也在不断演进。微信云开发的普及将大大简化跨域处理,同时微信也在持续优化开发者体验,未来可能会提供更灵活的跨域管理机制。